close

很多人會意氣風發自信滿滿地說:『在我的字典裡,沒有“逃”這個字』,對如此有勇氣、有擔當的人,個人給予高度的敬佩。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忍辱走避』反倒才是最睿智的抉擇,尤其是肩負著更崇高的理想使命時,就絕不能輕言犧牲。

當以掃被怨恨矇蔽理智,放話要殺弟弟雅各時,作母親的為免『該隱殺弟』的鬩牆憾事重演,故要雅各速速逃往哈蘭的母舅家,等以掃氣消了後再回來,利百加明智之舉適時化解了場『一日喪二子』的可能危機【創廿七41~45】。《聖經》中的人物,依我看沒人比雅各更會『逃』的了,而且他愈逃愈興旺哩!年輕時從迦南父家逃到哈蘭舅家,舅舅變成了岳父,壯年時他又從岳家逃回老家,攜回成群妻妾兒女及牲口【創卅一20~21】,老年時他又為了避饑荒逃到埃及投靠失而復得的愛子約瑟。但雅各也有『不逃』的時候,他在雅博渡口隻身挑戰天使,這回他沒逃,反倒天使想擺脫他的糾纏急欲走人,雅各與天使摔跤一整夜,叫天使豎白旗認輸【創卅二22~28】。別笑雅各老在『逃』,一旦他『不逃』的時候,連天使都俯首臣服。

這約瑟也得老父之真傳,一招『金蟬脫殼』硬是『逃』出淫婦的掌心【創卅九11~12】,雖被淫婦誣陷落得牢獄冤災,但後來卻平步青雲當了一國之相。在約瑟的蔭庇下,以色列這個初『逃』入埃及時,不過寥寥七十人的小家族,四百年後茁壯成百萬人的龐大民族。雅各與約瑟若不逃來逃去,這些能成就嗎?

雅各的後代中,還有個『逃』出名的大人物即摩西,當他還襁褓時,母親就設法讓他逃離法老滅絕希伯來男嬰的惡毒計劃,後來,法老欲殺四十歲的摩西時,摩西若沒有『逃』到米甸隱遁四十載與羊為伍,何來日後將雅各十二支派這百萬人的民族給帶出埃及呢?

論到《傳道書》,大家最熟悉的經句,莫過於是『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物都有定時,生有時、死有時』這句了,然延伸加了句『逃有時、不逃有時』,似乎還蠻貼切的!想想,耶穌為了要在預定的時刻,能按照諸先知之預言,以及符合律法條文之規定要求,來完成救贖全人類的偉大超凡事工,祂不得不多回在群情激忿下『躲藏逃遁』以對【約八59、十39】,直到預定受刑的時刻到來,祂才如待宰羔羊般靜默就範。原來,耶穌屢番的『逃』,是為了捱到最具價值的那一刻『不逃』而『逃』的。

耶穌差遣門徒出外傳福音的時候,當面對逼迫時,耶穌可不是叫門徒要乖乖束手就擒引頸就戮,祂吩咐說:『有人在這城裡逼迫你們,就逃到那城去』,當然也有逃不掉的時候,那就慷慨就義至死忠心吧!因祂又說:『為我失喪生命的,將要得著生命』【太十23、39】。別動不動就嘟嚷要殉道,應先試著逃,果真逃不掉,那才灑脫地揮揮衣袖說:『死就死罷!』【斯四16】,尤其是身處『末世、末期』的基督徒,更應明白『逃為上策,死殉為次』的道理。

末代基督徒之命運,有被預定要悲壯殉道的,誠如使徒老約翰見『七印』之『第五印大逼迫』的異象裡,那祭壇下有大批歷代殉道者的霝魂,在不住地向上帝發出呼籲,希望上帝能儘速審判世人,早日替他們伸冤報仇,但上帝要他們稍安勿燥,還得再多等一會兒【啟六9~11】,究竟上帝在磨蹭什麼呢?原文直譯作『等到那些與他們同作僕人和弟兄的,像他們一樣將要被殺湊滿了數目的時候』,原來上帝是在等『湊足殉道者的規定配額』,言下之意,誰人殉道?有多少人要殉道?名單、數額乃早就預定好了的。

同理,誰會好命到逼迫災殃發動前,就先一步蒙主寵召,提前回天家享福去?誰又會幸運捱過『第五印大逼迫、第六印核戰』,於『第七印』領受『父名金印』,接著進入『七號』逃藏三年半,直到最後一隻號筒吹響時再活活被提昇天?誰又要在『七碗』三年半間躲進“方舟”,以免曝露在嚴重幅射污染下,以保存健康有用的肉身活著進入千禧國度作“優生品種”?以上的各項配額有多少?也都是早早就預定好了的。

在不知自己究竟是被預定要以死來湊足數的,還是要活著被提或作種的,『先逃再說』這是基督的命令,若天數註定該殉道的,逃不掉!合該存活的,就不准逗留找死,因為叫你逃偏不逃,一旦落入兩獸手中又叛教,合該下火湖就別怨懟。

關於『逃』,耶穌於《馬太福音第廿四章》中有特別叮嚀要“聞風鎮定”,在聽見到處有人自稱是“基督”在招搖撞騙,並不時傳來打仗、饑荒、地震的不幸消息時,不必過於驚慌失措,因這些宗教亂象與密集發生的重大災禍,乃進入『末世』必然會有的徵兆,一旦世局演變至此『大翻轉』的階段時,大家可得心理有數,因隨時得“望影而逃”。當瞧見『海獸』的魅影進入新落成的聖殿時,千萬不要捨不得家當產業,也別想返家收拾細軟後再上路,必須頭也不回地狠心丟下一切掉頭就走【太廿四15~20】。

耶穌以如此『迫不及待掉頭走人』的口氣來敘述『逃』的急切性,一來形容魔掌可怖,稍一猶豫或拖兒帶女挺著大肚子,或遇冰雪阻路行動不便,就會被兩獸的利爪掐扼擄掠無法動彈,那就慘了;二來暗示上帝早已有所預備,只要人身能順利脫逃即可,縱使孑然一身也無妨,別捨不得家當,因完工的『方舟』內會備妥必需的日常用品,這就好似洪水前夕,在上帝將一對對負有進入新世界繁衍族類使命的動物帶進方舟以先,早已事先吩咐挪亞儲存備妥所需的草料糧食【創六21】。

不單『收容避難所』內一應俱全,甚至逃難途中一切食衣住行,通通由『方舟』派員沿途負責接應供給,因此,人只管『逃』,只要乖乖聽從上帝的吩咐,把握『Who----誰必須逃、Why----為何要逃、When----何時才逃、Where----往哪裡逃』這『4W』即可。就在『兆頭』顯現時,第一時間毫不猶豫地盡力脫逃就成,至於『逃』的途中之接應、補給與安全,以及用來『藏』的『收容避難所』之建造與防務,通通不勞操心,絕不誤事的上帝會事先派遣人打點妥當,約瑟與以利亞的故事,最能傳神表達這個『逃藏』的概念。

約3900年前,當全地被一場大饑荒籠罩之前,發生了樁人倫憾事,約瑟被那票黑心壞蛋的哥哥們給賣到埃及去當奴隸,但化腐朽為神奇的上帝,卻讓這身陷囹圄的奴隸囚犯,搖身一變成為埃及的宰相,甚至成為法老王的“父、主”,原本是齣不堪入目的手足鬩牆悲劇,卻在上帝的巧手下,變為雅各家族安身立命的契機。

上帝給約瑟『七豐年』與『七荒年』的啟示,讓約瑟事先在埃及各地廣建糧倉,把『七豐年』收成的糧食囤積起來,當『七荒年』發動時,天下饑民都得到唯一有存糧的埃及糴糧以求活命,約瑟的獻策令法老王坐擁無數財富、牲口、田地、農奴,此令法老感念約瑟的卓越貢獻,促成法老日後慷慨贈地收容雅各全家【創四十一29~57、四十七14~26】。

在迦南地飽受饑荒威脅的雅各家族也聞風前來埃及糴糧,但這只是上帝透過約瑟救拔雅各家族的初步計劃而已!由於饑荒長達七年,雅各家族食指浩繁,幾次來回奔波跋涉於迦南與埃及間糴糧也只能應付一時,故上帝要雅各於『七荒年』的第三年舉家遷往埃及寄居,日後上帝會再帶他們回到迦南應許地,這是第二步計劃【創四十六1~4】。

約瑟打造埃及最富庶肥沃的歌珊地之蘭塞境內,以作為雅各家族之『避難所』,約瑟對著幼時賣他為奴欲嚇破膽的相認兄長愷切地說:『現在你們不要因為把我賣到這裡來而自憂自責。這原是上帝差派我在你們以先來這裡,為要保全性命。現在這地的饑荒已經有兩年了,還有五年不能耕種,也沒有收成。上帝差派我在你們以先來這裡,為要給你們在地上留下餘種,大大施行拯救保全你們的性命』【創四十五3~11、五十19~21】。

約瑟要兄長們趕緊回迦南地,接應父親及所有族人前來存糧滿盈的歌珊地居住,他會負責奉養雅各全族,約瑟囑咐兄長們『不要耽延,免得你和你的眷屬並一切都敗落了,你們眼中不要愛惜你們的家具,因埃及全地的美物都是你們的』。約瑟還設想周到地從埃及派出車輛接應,並備妥路上所需用的盤纏、飲食、衣服等,讓逃難的雅各家族一路受到最妥善的照護【創四十五9~23】。

更絕的是,以農立國的埃及人素來排斥輕視遊牧業,牲口都交由奴隸照料,埃及人不喜與牧人打交道,故約瑟要雅各家族在歌珊地放羊蓄牧,如此一來,埃及人便不愛出入歌珊地,雅各家族可在法老腳下自成一格不受攪擾地悠遊過活,也可照祖先傳統習俗在多神崇拜的異鄉,自由敬拜自己的獨一上帝【創四十六33~34】。

『為求保命、以存餘種、速來歌珊、不要耽延、免得敗落、不要不捨、自會奉養、不被攪擾』,這是整段約瑟故事中,上帝安排救拔以色列十二支派脫離『七荒年』威脅的一連串重要鑰句,而約瑟兩階段『糴糧』與『遷居』的作法,適切地指引我們如何因應『末期七年』之前後兩套救援工程。

『末七前半』時,各地設置的“糧倉(小型地面集體農莊)”將負起庇護額蓋『父名金印』之得勝者的安全,待得勝者被提後,『末七後半』則由“歌珊(大型隱密地下堡壘)”獨力負起『方舟』功能,擔起『隱藏餘種不被兩獸攪擾安渡大災難』之使命,那被撇下未被提的信徒,千萬不要捨不得那幾分薄田、幾間陋舍,丟了掉頭就走保命優先,“歌珊”一應俱全,這一定要平時先作好心理準備。(或說:敬虔的父母被提了,然其未成年子女由於未達得勝資格不得不被撇下,這批敬虔人的子孫會被安置進入“方舟”,不然他們必成為兩獸獵殺的首要目標。這批敬虔後代,在“方舟”三年半期間將修習各項專業技能,待出“方舟”時已長大成年,肩負起建設千禧國度的工程師,並『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

收容雅各家族避難的『歌珊』,其原意為『邊陲』,印證呼應『末日方舟』位處『地極』。『末日方舟』在『大災難』中猶如天涯海角一樂園,又怎會不受外力攪擾呢?箇中玄機在於『西乃山(專收容猶太人)』與『東方地極海島(安置各族聖徒)』已成了世人眼中避之猶恐不及的『惡地』,而『蘭塞』一語另有『惡之旗幟』之意,唯有在高掛『此地凶險,生人勿近』之旗幟的煙幕障眼下,“東西山海樂園”才能暫被世人遺忘悠哉三年半。至於上帝如何巧手運行,讓『西乃寶山』與『東方金銀島』一夕變成外人憎厭的『凶境惡地』呢?後文會述!

寫到這裡,正巧碰上『恆春百年大地震』,在2006年12月26日晚間八點半左右,第一次天搖地晃後,恆春鎮正興傢俱店一家八口中有三人立即空手逃離住屋,雖驚魂未定卻也毫髮無傷,八分鐘後地震突然又再一次侵襲,傢俱店瞬間倒塌夷為平地,那為搶救家具未把握短暫空檔逃離危樓(真應了約瑟那句『不要愛惜你們的家具』),或無危機意識不當回事繼續逗留屋內的五口人慘遭活埋,業經漏夜全力搶救挖掘,仍有兩人罹難、一人重傷未脫險境、一人須截肢的不幸。真的!『逃』才能保命!但也不是胡奔亂竄,也得『逃』對時機、方向、方法,否則恐怕還是自投鬼門關!

兩年前也同是12月26日,印尼亞齊發生芮氏九級的『南亞大地震』,如果當地居民對地震海嘯具有常識的話,就不致有多達廿、卅萬人淪為波臣了。當時,海水突然急速抽退,裸露的海床上大量魚蝦繃跳,居民見獵心喜紛紛扶老攜幼閤家衝下海床撿現成便宜,萬沒想到,倒退的海水瞬間變成道道巨大的浪牆掩至,海灘上的人根本毫無生還機會。地震後海水水位突然不尋常的急速下降,正是海嘯的『兆頭』之一,有知識的人見狀就如驚弓鳥掉頭拔腿往高處逃命要緊了,哪會笨到跑到海邊去自投羅網呢?這就是觀察『兆頭』,掌握『逃』的時機、方向、方法之重要。

※ ※ ※ ※

接著,來看看以利亞之『逃』的事蹟。約2900年前,北國以色列由惡名昭彰的亞哈王執政,他娶了異族公主耶洗別為妻,這一王一后狼狽為奸,在都城撒瑪利亞興建『太陽神巴力』的廟壇(『巴力』到了希臘時期易名叫『巴力斯』即『宙斯』),並雕刻『巴力之妻海洋女神亞舍拉』的柱像供人膜拜,所行所為盡是亞威上帝眼中看為惡的事【王上十六30~33】。

亞威上帝的先知以利亞,當著昏庸無道的亞哈王之面下道咒詛,降旱災饑荒懲罰以色列,導致長達三年天未下雨,境內哀鴻遍野,但亞威指示以利亞藏身基立溪畔,安排了烏鴉早晚叼餅和肉來餵他,接著又安排了位寡婦接待他,三年饑荒期間,以利亞與寡婦家全仰賴亞威藉神蹟來渡過,此同時,另有100位亞威的先知,被亞哈的家宰俄巴底這位敬虔人,從耶洗別的刀下給搶救出來,秘密安置在兩處『洞穴』內藏匿,俄巴底供應這百位先知衣食無缺【王上十七、十八】。

以利亞向亞哈夫婦下戰帖,雙方約在迦密山上鬥法,以利亞豪氣干雲獨力迎戰450位巴力先知,以及400位耶洗別所供養的亞舍拉先知,一天鬥法下來,巴力與亞舍拉的先知們一敗塗地,以利亞在基順河畔手刃這群鬼神的差役,一個也沒放過,精彩過程記錄在《列王紀上第十八章》,於此不贅言。

但以利亞只風光一天就得倉惶逃命,因耶洗別放話隔天誓報此血海深仇,以利亞逃到曠野走了一整天,疲憊時幸賴有天使中途接應他,為他準備了餅與水,接著,以利亞又走了40天來到『西乃山』,在一處『洞穴』裡上帝和他有段對話,上帝吩咐他穿過阿拉伯曠野往敘利亞的首府大馬色去,在那裡要作三件事,一是膏立哈薛作亞蘭王,二是膏立耶戶作以色列王,三是膏立以利沙作先知接班人,於此上帝頒立一條重要的『留下餘種』之聖諭即『將來躲避哈薛之刀的,必被耶戶所殺;躲避耶戶之刀的,必被以利沙所殺。但我在以色列人中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未曾與巴力親嘴的』【王上十九15~18】。

以色列軍政首腦亞哈王,看起來像不像『海獸敵基督』呢?以色列宗教首腦耶洗別,像不像『陸獸假先知』呢?而躲藏在『洞穴』裡的以利亞及一百位亞威正牌的先知,像不像是『隱身等候被提的得勝者』呢?另外,以利亞被提後,雖說上帝將不肖選民交在哈薛、耶戶、以利沙手中輪番屠宰,但上帝是不是還網開一面為自己留下『七千個餘種』存活於世呢?至此,讀者是否已體會出以利亞的故事,以及《創世記》中被提昇天的以諾和挪亞全家進入方舟避難的故事,同『上帝於末後日子規劃的兩階段拯救工程』之間的密切關連性了呢?

天使曾告訴我:『你領受的、傳講的是極特殊的啟示訊息,別指望得到大眾普遍的認同,但那被呼召點名的自會豎耳聆聽』。看到這裡您應該清楚知道,您的角色是那『有錢有勢有能力挖洞穴庇護許多義人的俄巴底』嗎?還是那『吃了熊心豹膽敢單挑獨鬥邪惡的以利亞』呢?又或者是『寧願隱遁躲在洞穴裡,也不想倒戈討好亞哈與耶洗別的那群亞威正直僕人』嗎?還是希望有朝一日真要沒被提而遭撇下時,自己也能是那『不想與巴力、亞舍拉(兩獸)有絲毫瓜葛,是被上帝挑中的敬虔餘種之一員』呢?還是“以上皆非”,只當我在“瘋言瘋語”呢?

※ ※ ※ ※

結束本單元前,想和大家分享一個二次大戰發生於歐洲戰場上非常重要關鍵的『逃』之戰役,即不朽的『敦克爾克大撤退』傳奇事跡,好讓大家明白『逃藏保命等待反攻』的重要性,而不要以為『逃』是可恥的,非得讓華夏傳統那套『戰死沙場、馬革裹屍』的愚忠給耽誤了,大夥死光光不就亡國了嗎?唯有活人才有資格談反敗為勝的機會與希望嘛!

二次大戰有兩大“奇蹟”,一是1929年爆發的全球經濟大蕭條,造就了三年後一代噬血魔頭希特勒的發跡上台,原本一個其貌不揚愛泡酒吧的流浪漢,短短數年就登上德國元首寶座,被國人同胞瘋狂視為“救世主”,指揮全球最強悍武力閃電襲捲歐、非大陸,令600萬猶太人死於集中營、400萬蘇俄戰俘遭屠殺、1800萬蘇俄平民命喪黃泉,這不是“奇蹟”是什麼?記住『時勢造英雄,亂世出梟雄』這句話,『兩獸』崛起的前夕,世局必陷入大亂!

但打破這“希特勒旋風奇蹟”的是另一項“奇蹟”,即『敦克爾克大撤退』,就是這一『逃』敲響了德意志大帝國的喪鐘,因逃出的卅多萬兵力,成為四年後扭轉戰局的『諾曼地登陸』之主力部隊,許多昔日丟槍棄甲顏面無光的“小逃兵”,搖身成為揮軍直刺納粹心臟柏林的領導軍官。

一千年前,幾位宣教士在法國西北部一處漁港的白淨沙灘上蓋起一間教堂,此後這地方就以土話『敦克爾克』為名,意即『建在沙灘上的教堂』。敦克爾克隔著英吉利海峽、多佛海峽與英國倫敦遙遙相對,從敦克爾克往諾曼第方向瞧,可見一座更早300年,於西元708年依山傍海興建的一座雄偉古教堂,乃天主教除耶路撒冷、梵蒂岡外,排名第三重要的聖堂,即『聖米迦勒修道院』,而該院所在的這座濱海山丘就名『聖米迦勒山』。

『聖米迦勒山』最特殊之處,乃逢漲潮時唯一對外四哩長的聯外步道,會被漲溢的海水給淹沒,此時整座山仿如飄浮在海面上的孤島,而位於山巔的『聖米迦勒修道院』好像是飄在海上的一座教堂,此奇觀自古就吸引天主教徒前來朝聖,連法國人都稱此孤島乃畢生必遊之境。

1936年,德、意、日結盟自詡為『世界的軸心』,此舉更強固希特勒發動戰爭以征服全球的信念,於是1939年希特勒下令閃電侵吞波蘭,二次大戰全面爆發,英國立即派遣數十萬遠征軍渡海協同三百萬法軍對抗德軍,此歐陸西戰線上的英、法聯軍兵力是德軍的四倍之多,且有號稱『堅不可摧』之馬其諾防線賴以憑藉,故英、法聯軍自恃德軍會知難而退,轉向去打蘇俄。

由於英、法聯軍志在恫嚇並無意開打,所以西戰線嗅不到絲毫的硝煙味。正因英、法聯軍撥錯算盤,沒有趁優勢兵力一舉消滅來犯德軍,使得希特勒利用這靜默對峙的八個月空檔期間,日以繼夜大量生產新式坦克飛機並大舉徵兵動員,使得德軍的兵力一下子凌駕對手之上,英、法聯軍終於嚐到苦果,為其姑息養奸付出慘痛的代價。

1940年4月,希特勒輕易地將北歐納入版圖,此時德軍已作好對付西戰線的英、法聯軍之萬全準備。5月,德軍出乎意料地進犯中立國荷蘭、比利時,接著借道穿越阿登山區的茂密森林,繞過有百萬大軍駐守的馬其諾防線,德軍在飛機坦克的掩護下,勢如破竹地挺進,英、法聯軍不堪一擊被修理得潰不成軍,剩餘的四十萬大軍被逼至敦克爾克的狹小海灘上,在前是波濤洶湧的大海阻斷去路,後為如狼似虎的追兵緊咬無退路之情況下,眼看就要全軍覆沒了。

在絕望中,英國軍民展開一整天的『全國禱告日』,結果希特勒竟命令坦克部隊原地停駐三天,且平素狂風大作的英吉利海峽竟平靜無波,讓聯軍有撤退的機會,就在一連串料想不到的奇蹟下,原本只打算搶救出三萬人的撤退計劃,竟然救出了十倍之多,成為日後扭轉戰局的關鍵,可說是改變近代歷史的一『逃』,因如果沒有『敦克爾克大撤退』,英國本土的防務大概只能靠警察和童子軍及娘子軍了,整個二次大戰戰況將完全改觀。

甫上任的英國首相邱吉爾,親自擬定一項大膽的撤軍計劃,代號為『發電機行動』,總共徵召動員了850艘大小船隻,連漁船及木製的小帆船只要能浮的就都派上用場,就是一連數天反常的風平浪靜,讓這些破舊小船能橫渡惡水,順利救出十倍的兵力,真可謂小兵立大功。不單是風平浪靜這奇蹟而已,在九晝夜的撤退行動中,不時飄來濃霧籠罩整個敦克爾克海面,讓德軍的轟炸機與艦艇幾次圍剿徒勞無功,令聯軍的傷亡降至最低。

小小的沙灘上擠滿了傷兵,敦克爾克市區已被德軍日以繼夜的砲擊給轟得滿目瘡痍,除一座教堂完好外,所有房舍盡都傾頹,德軍戰機鎮日來回掃射轟炸沙灘港口,但等候登船的阿兵哥井然有序,沒有人爭先恐後,因軍官們在槍林彈雨中兀自叫傳令兵拿著鏡子讓他刮鬍子,或著提著釣竿在船首悠然垂釣,對身旁德軍砲彈激起的浪柱水花投以輕藐的嘲笑,就是這份力量安定了四十萬大軍。

傷兵們相互攙扶,在蘇格蘭風笛的伴奏下吟誦詩歌,泅著血色的海水依序登艇,揪住淚遙望飄在海上的『聖米迦勒修道院』,彷彿天使長米迦勒率所部天軍列隊展翼護衛這群手無寸鐵的哀兵,這場景就連德軍將領都為之動容,給予『敦克爾克大撤退』最高評價,原來『逃』也要能『逃』出讓敵手不得不讚佩的榮譽來。

總共有近卅四萬名士兵運抵英國,其中法軍有九萬名,死裡逃生踏上故土的英軍欣喜若狂,但法軍卻是兩樣心情,因他們成了流落異鄉的亡國殘兵,一個個沒精打采地跌坐地上,但從一艘最後抵達靠岸的運兵艦上,在軍旗與鼓手的前導下魚貫齊步走下一隻隊伍來,正是向以紀律嚴明著稱的『法國近衛團』,他們不因一時挫敗而亂紀,他們一如平日精神抖擻挺胸昂首列隊行進,他們不認為自己是沒用的“逃兵”,他們視此乃素常的轉進移防,這一小撮人激勵著那大群茫然消沉的同袍,一個個起身整理儀容自動加入隊伍的後面,九萬法軍再度被激勵,秣馬厲兵等候四年後反攻回鄉。

戰史給予『歐洲的光復和德國的滅亡始於敦克爾克』這句中肯的評語,真是實至名歸,也希望這頁不朽的『撤逃』傳奇,能令大家對『末期』的『逃藏』有些聯想與啟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祈惠 的頭像
    祈惠

    林祈惠

    祈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