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壹‧為什麼要認識上帝呢?(認識上帝有何益處)

因祂是一切萬有的創造主宰,是所有被造生命的源頭,是我們人類的天父,故『認識上帝』不單指消極的『知道或耳聞有位上帝』而已,而是積極的『回家與祂重修父子關係』。『認識祂』不僅僅是知識上的層次,而是必須付諸於行動上表明『認祂』,是名副其實的『認祖歸宗』。

當耶穌基督說:『我是好牧人,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時【約十14】,那『認識』的原文即帶有『承認並維持互動交流』之意,該希臘字眼有著『如同夫妻般的交融歡愉』,因此上帝要與人建立的是『祂(聖霝)在你裡面,你也在祂裡面』的最親密合一關係。

既然祂是賜生命的主宰,認識祂就獲『永生』為賞賜【約十七3】;上帝頒給人類的首條誡律是『一旦悖逆(背離)祂的吩咐,就必定死』【創二16】,然而始祖 將上帝的吩咐當耳邊風違令的當兒,始祖夫婦還活的好好的,且壽數長達九百多歲哩!所以上帝口中的『生、死』,應不是指『斷氣』與否!

在人的概念裡,『生、死』指的是會不會呼吸、有沒有氣息,然在上帝的眼中,那悖逆(背離)祂的吩咐者,即便還有氣息會呼吸走動,祂依然視之為『死 人』【創廿3、太八22】,上帝眼中的活人是『認祂----回家與祂重修父子關係』的人。『死』既然是不聽祂話的懲罰,那麼『生』就是聽祂話回歸認祂的賞 賜了!而且因認識祂而得的賞賜,不單等到離世後才享的『永生』,那活著時就能先嚐世上的『福樂』【耶利米廿二15】。

『不聽祂的話(命令)』,人類打一開始就通通『死』了,人若要『出死入生』,就得『聽祂的話』,究竟祂曾說了什麼話,好叫我們聽了就能脫離『永 死』反得『永生』為賞賜呢?祂曉諭先知以賽亞,說人只要認識一位祂差到世上的人就能『脫罪稱義得永生』,這段極重要的『活命帖』就記載在【賽五十三 11】,因此使徒約翰才留下經典名句【約五24】。


貳‧認識上帝的『本質』為何:(上帝的組成元素)

人及其它動物都是從塵土所造的【創二7、19】,肉身死亡後腐朽歸土,組成肉身的物質元素,正是塵土裡含有的百種化學元素,故人及其它動物的本質 是『土』;那麼,上帝的本質是什麼呢?祂的形體又是什麼元素組成的呢?恐怕實驗室裡的科學家無法給我們正確答案,不過,上帝自己透露『祂是霝』【約四 24】,故上帝的本質是『霝』。『土』是肉眼能見可以補抓進行儀器分析的物質,但『霝』卻是眼不能見的非物質,所以我們無法採樣分析『霝』的成份元素。

關於『霝』是什麼?就別費心耗時了!若連『魂』的成份都不詳了,又怎知『霝』的成份呢?不過,最近尖端的量子力學科學家發現,整個宇宙萬有之組成 含有『4%的物質元素、24%的暗(反)物質元素、72%的暗能量』,會不會,『4%的物質元素』就是構成『體』的材質、『24%的暗物質元素』就是構成 『魂』及『天使』的材質、而『72%的暗能量』就是那充滿萬有的大能大力之『聖霝』的質呢?或許吧!

甲骨象形文字中的『霝』字,是畫成上有『三道雨水』、下有『三道火燄』,而雨水象徵滋養萬物生命的源頭,火燄則是代表能力。『霝』字由『水、火』 架構成,意謂『擁有大而可畏之能力的生命源頭』,所以『霝』就是『上帝』。華語『上帝』一辭正是『至高者』之意,在『霝』的下面加上『巫』成為『靈』,乃 周朝以後的事,因君王變懶將繁瑣的祭天大典委由巫師代勞,所以演變出『靈』字來,但周以前的華人老祖宗只把『霝』字單指『至高上帝』。希望大家從此不要再 說及寫『邪靈、鬼靈、精靈、祖靈』等不當字句(改稱『污鬼、亡魂』),凡稱呼上帝時就用『霝』字,這是一種最容易最基本的敬畏態度。


參‧上帝有幾位呢?

為什麼『霝』字是“三道水火”呢?莫非華人先祖早知道『上帝是三位一體』的奧秘啊!其實關於上帝的事,華夏先民知道的可多了,最早的甲骨文中就刻 畫著許多與《聖經》相吻合的真理。像『帝』字的結構就透露著『有一位尊貴完人要獻在祭壇之上作為犧牲』,不正是『上帝降世成為無罪人子,有如待罪羔羊般獻 在十架祭壇上,犧牲自己以救贖世人』的福音核心道理嗎?另,『婪』字畫成『一女直盯著兩棵樹的左邊那棵瞧』,這應是『夏娃不瞧生命樹,直盯著另棵知善惡 樹』的『貪婪闖禍』之典故。

上帝到底有幾位呢?不是只有一位嗎?不然祂怎自稱是『獨一的上帝』啊【申六4】!這真是天大的誤會哩!

希伯來語的『一』有兩個字,『yachead雅加得』這個『一』字,是指『數目上絕對的單一』,另個『echad伊加得』的『一』字,則是指『多 數集合為一群(體)』,也就是『多合一』的意思。而《聖經》中被譯成『獨一的上帝』之『一』,使用的正是『多合一』的『伊加得』,所以上帝是『多位』但祂 們希望被視為『一體』。

《聖經》中頭一個出現的上帝稱謂是『Elohim伊羅欣』【創一1譯作上帝】,而這意謂『強壯大能』的字眼是“複數”,因此上帝打一開始就自我啟示『祂有多位』,所以上帝常自稱『我們』,如【創一26、三22、十一7;賽六8】。

舊約猶太人誤解上帝僅有絕對的一位,所以多次耶穌表明自己就是『那位自有永有者』時,猶太人氣得要拿石頭砸殺祂,而新約教會也同樣犯此錯誤,至今 許多教派不認為『聖霝』也是有位格的另一位上帝,並把耶穌定位為『上帝的兒子』,雖然早在四世紀末,『三位一體論』就定案,但信徒讀經時仍飽受初代使徒那 『上帝只有一位』之困擾,始終無法掀開遮蓋的帕子,一窺先知預言的『彌賽亞乃是全能永恆的父上帝透過處女懷孕降世成為人子來著的』之無上榮光【賽七14、 九6】。

上帝究竟有幾位呢?保羅的一段話說:『上帝只有一位,就是萬有之父,祂超越萬有之上、貫徹萬有、並在萬有之中』【弗四6原文】,這話說得不盡然正 確,若改成『上帝是多位合為一體,一位(不為人知的天外之父)超越在萬有之上(不在宇宙內)、一位(亞威)貫徹統管萬有、一位(聖霝)充滿在萬有之中』, 這樣,上帝至少就有三位了,但卻是一體!

肆‧何謂『多位一體(多合一)』呢?

其實『多合一』的現象,普遍存在宇宙受造萬物中,所以創造並管理這宇宙的主宰是『多合一的上帝』,一點也不奇怪!舉幾個例子大家揣摩體悟一下:
【創二24】提到夫妻是『兩位一體』;
【創二7】提到亞當被造是霝、魂、體的『三位一體』;
【林前十二12~27】提到身體是由許多肢體器官組成的『多位一體』;
【使九31】提到散佈各處的教會,但『教會』一詞卻用“單數”,表明教會乃『多位一體』,不論種族膚色語系、有沒錢智愚賢不肖,眾多教會在基督眼中仍算一個!

請問:常有人用『水的三態變化』及『一人分飾扮演多重角色』來解釋『三位一體』,這比喻恰當嗎?

常溫下的一鍋水,加溫煮沸變蒸汽,置放冰箱則凝固成冰,乍看來好似『三位一體』,但不管是液態水或氣態蒸氣或固態冰,基本上仍是“同一鍋水”隨著溫度變化 而變化,且當水結成冰時無法同時變成水蒸氣,也就是三者不能同時顯現存在,因此不能拿『水的三態變化』來比喻『三位一體』。同樣的,一個人同時兼具『公司 經理、爸爸、丈夫、兒子、社區主委、顧問、----』多重身份角色,但基本上頭銜稱謂雖多,他仍是只有一位而非多位,故也不是『多位一體』的正確比喻。

『不同位格』是『多位一體』的主要條件!丈夫不是妻子,兩人不同位格才能湊成一體;霝、魂、體三者互不相同,三者才能構成『三位一體』;蛋殼、蛋白、蛋黃互異,一顆蛋是『三位一體』;紅、橙、黃、綠、藍、靛、紫俱不同色,一條彩虹是『七位一體』。

在此條件下,檢視傳統神學的『聖父、聖子、聖霝三位一體論』就有了瑕疵,因傳統神學中的『聖父亞威』,其實與『聖子耶穌』是同一位分飾兩角色,故 傳統神學的『三位一體論』,充其量只能算是『兩位一體』而已,必須補加上一直被忽略的那位『宇宙外無限的父』,才能成為真正的『三位一體』。況且,宇宙外 或許不單只有一位『伊羅欣』而已,若『多重宇宙』真的存在的話,『伊羅欣』應該是『多位一體』!但目前與地球人類息息相關的『伊羅欣』,僅『亞威上帝、聖 霝上帝兩位一體』。


伍‧認識上帝的『本性』為何?(必須俱備什麼條件才能當上帝)

1.祂是『永恆----無始無終』的上帝。【詩九十2】
2.祂是『自有----自有永有』的上帝。【出三14】
3.祂是『全知----無所不知』的上帝。【詩一三九1~6】
4.祂是『全在----無所不在』的上帝。【詩一三九7~10】
5.祂是『全能----無所不能』的上帝。【創十七1;太十九26】

以上這五項便是成為『上帝』的必要條件,且五項兼備缺一不可!反觀一切受造物,包括大能的天使,五項條件中連一項都沒有。審視檢驗各個異教鬼神守 護神,沒有哪一個俱備上述五項條件中的任一項,除了猶太教、基督教敬拜的是『永恆自有全知全在全能的上帝』外,其餘宗教都在拜『受時間空間限制的受造 物』,且大多是被掃出天界的墮落天使(鬼魔),或者是死去的強人。


陸‧認識上帝的『屬性』為何?(上帝希望我們仿傚祂的佳美德行)

1.祂是『聖潔----烈火忌邪』的上帝。【利十九2;申四24;申十八9~14】
2.祂是『公義----公平正直』的上帝。【申卅二3~5】
3.祂是『仁愛----慈悲憐憫』的上帝。【詩五十一1、七十九8】
4.祂是『信實----誠信守約』的上帝。【申七9;賽五十五11、五十四7~10】

關於『聖潔』,上帝於『宗教上勿沾邪穢』之要求,更甚於『道德上勿犯瑕疵』之講究;
關於『公義』,雖是指道德品格上的要求,但常是針對在位有權柄者於『審判、斷案』時的心態而言,我們必需釐清『公義』與『義』之不同用途,否則易誤解『因信稱義』之道理(日後課程會詳述);
關於『仁愛、信實』,不可忘記『認罪悔改』之前提;

請大家朗讀【尼九6~31】,就能明瞭上帝那『聖潔忌邪、公義審判、慈悲憐憫、誠信守約』的性情,我們也要在這四項德行上精進不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祈惠 的頭像
    祈惠

    林祈惠

    祈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