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聖名』的源由與用途
當陌生的兩人初次碰面時,總會先互報姓名作自我介紹,這是雙方建立關係溝通的開始;當上帝向某人現身時(常是只聞聲音不見形像),上帝也會向驚惶不知所措的人自我介紹說:『我是----的上帝』,而上帝口中的『我是----的上帝』就是『至聖名』。又,人見上帝的大能奇妙作為時,常不禁發出頌讚來,這類為『記念上帝作為』而替上帝取的名字也屬『聖名』,但神聖性不若前者,因前者是上帝自我啟示的。
根據【出六2~3】所述,天父上帝曾多次向以色列人的先祖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祖孫三代顯現,並向三人啟示祂的名字就叫『伊勒沙代El-Shaddai』。一直以來,大家習慣把『伊勒沙代』譯作『全能的上帝』或『全能者』,其實譯作『全備的上帝』或『全備者』會更貼切些,而另個聖名『伊勒基伯El-Gibbor』才是『全能的上帝』。
當初因躲避饑荒之故,以色列人離開迦南地在埃及寄居了430年之久,其間以色列人逐漸接受埃及的民俗宗教之薰陶,已然忘記他們先祖的上帝名叫『伊勒沙代』,而上帝也沒有再與他們作任何接觸,直到因殺人亡命天涯牧羊的摩西,在阿拉伯半島的何烈山(西乃山),與睽違四百多年的上帝相遇時,上帝向滿腦『祢是誰』問號的摩西自我介紹說:『我是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上帝』【出三6】。
上帝並沒有直接告訴摩西祂的名字,因說了摩西既沒聽過也不認識。上帝先拐彎告訴摩西『祂是他先祖的上帝』,好叫驚懼莫名的摩西定神明白,眼前生疏未識的『這一位』,可不是同他毫無關係,沒來由突然蹦出來找上他的,而是曾經與他列祖淵源頗深且頻繁交通的『那一位』。(素未謀面的長者為取信晚輩,常會套關係說:『你雖不認識我,但我可認識你祖父,同你父親可熟得不得了哩』,一番話令晚輩勾起回憶,原來眼前這陌生長者確曾聽父執輩提及過)
這天,上帝吩咐摩西一項艱鉅任務,要摩西回去埃及將同胞給領出來回到祖居地迦南。摩西對上帝說出他的疑慮,他說:『祢總不能要我向族人稱說“是你們祖宗的上帝差我來著的”,我族人一定會問“祂叫什麼名字呢”,到時我怎麼介紹祢給他們認識呢?』,摩西跟上帝要『祂的名字』,上帝要摩西先告訴族人『祂是你們祖宗的上帝,就是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上帝』,接著告訴他們『祂那世代當被記念的名字叫亞威Jahweh』【出三7~15】。
上帝再度找摩西時,祂告訴摩西:『你祖亞伯拉罕、以撒、雅各只知我叫伊勒沙代,至於亞威這名字,你祖不曾聽聞過』【出六2~3】。可確定的,『亞威』這聖名自摩西才開始使用,這名字的意思是『我是』或『我就是』。
【出廿】記載著『十誡約書』與『築壇條例』,內中強調『不可造偶像來膜拜,要築壇獻祭以記念亞威聖名』,上帝確立敬拜的儀式中,斷不可使用偶像,只能記念祂的名字,祂吩咐『不可口提別神的名字』【出廿三13】!彷彿是說,當口提某神的名號禱告時,就是與某神進行交流溝通,當前往記念某神名號的祭壇上參與獻祭時,就是與某神簽立契約關係,而上帝吩咐選民只能奉祂的名向祂禱告,只能到祂指定築壇的地點向祂獻祭。可惜地是,以色列人並未遵照奉行以致受懲亡國。
【出卅三12~23】是幅有趣的畫面,摩西直吵著要“認識”常和他對話的上帝。在摩西的觀念裡,或說一般人的觀念裡,所謂“認識”,必須彼此面對面仔細端詳對方的五官長相、高矮胖瘦,若『素未謀面』怎能稱得上彼此認識呢?(就好似兩人雖互通過幾次電話無所不聊話家常,但卻不曾見過面就不能算彼此認識了),摩西似乎對上帝兩度回答他說『我按著你的名字認識你』所代表的涵義不甚明白,依舊吵著要親眼目睹上帝的榮顏方罷休!就這樣一方說『從你的名字我就認識你是個什麼樣的人』,一方卻說『沒看到你的蘆山真面目就不算認識祢』。
上帝只好告訴摩西說:『你不能見我的面,因沒有人看見我後還能活』,不過上帝有限度地答應摩西所求,同意讓摩西看見祂的背影,就在上帝從摩西面前經過之同時,上帝宣告『亞威』祂的聖名。看得懂嗎?上帝要人『按著祂的名字來認識祂』,就如同『祂按著人的名字來認識人』一樣,不過這得名副其實才成,像『摩西』這名字就忠實記錄著摩西的出身與際遇,因此光聽名字就知道個大概。所以放心,人的名字尚可信幾分,更何況誠實無欺的上帝,其名字豈會言過其實呢?認識上帝要『不憑眼見』,請參考【約廿24~31】。想認識上帝,唯有從認識祂的名字之涵義開始。
【出卅四4~14】記載著上帝與以色列民族重新立約的情景,之前那份契約因乙方(以色列民)違約拜金牛犢而作廢。這場重新立約的儀式中,上帝一方的簽約代表是天使,以色列一方的簽約代表是摩西【加三19】,兩方代表先後各自唸誦『亞威』聖名以完成立約程序。【申四11~24】重申這場西乃立約儀式中,上帝隱身讓選民只能聽見(天使大聲唸誦『亞威』聖名)聲音,而無法窺見其絲毫形像,以免日後選民憑記憶雕刻偶像來參拜,這段記載依舊闡述『不能以偶像來代替上帝,只能以亞威聖名來代表上帝』的敬拜原則,這也是真理信仰與其他宗教最大的分際。
貳‧各個『至聖名』的概述:
《聖經》中大約可以找到將近卅個『聖名』,其中約有十來個是上帝親口啟示的,或是上帝透過天使、先知祭司聖職者傳達啟示的,這類『聖名』屬於『至聖名』,其具有超乎想像的權柄能力,用於趕鬼醫病或祝禱祈福上最具功效威力。『至聖名』可說是在霝界調兵遣將的『兵符令旗』,或是打開天上府庫搬取各式豐富寶物的『通關鑰匙』,要學習『宣告、禱告』的秘訣,非瞭解『至聖名』不可。
我敢大言不慚地說,以前大家聽這聽那有關禱告的教導,或讀一堆教人如何禱告的厚書,學的盡都是些皮毛而已,若沒學習使用『至聖名』,就好比修習一套花拳招式卻手無寸鐵衝上陣找人比劃!你可以像個可憐小乞兒跪地瞌頭如搗蒜般賴皮哭求上帝垂憐施捨,也可以如欽差大臣般地手執尚方寶劍威風凜凜地吩咐宣告,就看你會不會善用『至聖名』來禱告!底下這十來個『至聖名』,支支都是鋒利兵器,今天先來談三個上古最普遍使用的『至聖名』。
1.『El-yon 伊勒昂』,中文版《聖經》譯作『至高者、至高的上帝』。(雖寫作『伊』,但唸『A』才正確)
『伊勒昂』一名首見於【創十四18~22】,經文中共四處譯為『至高的上帝』,其原文正是『伊勒昂』。該至聖名字出自一位“非凡人物”的口,他叫麥基洗德,此人究竟是哪裡“非凡”呢?請讀【來七】。『聖城耶路撒冷』以他的頭銜『撒冷王』命名,祭司等級中的最高階『麥基洗德等次』也是以他的名為名。『麥基洗德等次』比『亞倫等次』還要高級,耶穌基督便是以此最高大祭司等次擔任『全人類的中保』,遠大於『亞倫等次』只侷限擔任『以色列一族的中保』。麥基洗德既是大祭司,同時也是君王,『麥基洗德等次』屬特殊的『君尊大祭司』,是天地間位極人臣的官銜,上帝以下就『麥基洗德等次』最大。你想不想當連天使都羨慕不已的『新約君尊大祭司』呢?想的話就讓你的腦袋無時無刻縈繞著『伊勒昂』這名字吧!(唯有『得勝新婦』才是『新約君尊大祭司』,今天你羨慕『新約君尊大祭司』這個榮銜,就是渴望能晉身成為『得勝新婦』,這會加分喔)
說實在的,麥基洗德根本不是個人,『伊勒昂』乃是天上霝物尊崇稱呼上帝的名字,這是個叫眾鬼退縮的“御賜令牌”,用來驅邪最具威力了!『撒冷王麥基洗德』意謂『平安』,天地最高君尊大祭司的他,一出場就連連宣告『伊勒昂』,此至聖名字就是要帶給人『平安不受驚嚇』!
《但以理書》中使用最多的『至聖名』即『伊勒昂』,身在異邦伴君如伴虎的但以理及他三好友,飽受政敵的誣衊媾陷屢屢化險為夷,甚至被扔入火窯與獅穴中也毫髮未傷,其平靜安穩全來自『伊勒昂----至高上帝』的護庇。對付巫術及不義政體、不肖官員的威脅,儘管宣告『伊勒昂』反擊就對了!
【申卅二7~14】應細細品味,『伊勒昂』應許那愛祂的人能『得到祂的親自引領,祂要像鷹背著雛鷹般令那人乘駕地之高處』,所以但以理、約瑟會官運亨通當上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代上廿九11】大衛王就是懂得尊上帝為至高至大,所以上帝讓大衛王朝強盛無比。讀一下【詩四十七】,就知統治全地的『伊勒昂』,有日要令萬民臣服在你腳下。今起大聲尊榮『伊勒昂』,將來被提和祂一同當王治理萬國。
『El 伊勒』就是『Elhim 伊羅欣』的單數,意即『上帝』。當使用『伊羅欣』時指『多合一的上帝』,使用『伊勒』時指『上帝中的特定一位』,通常『伊勒』是指創造人類及萬物的那位『天上的父』。『伊勒、伊羅欣』一開始專指『天父上帝』,但到了士師時期以後,以色列人的信仰徹底變質,竟然把『巴力、摩洛』等外邦鬼神、墮落天使也稱作“伊勒、伊羅欣”,殊不知已汙衊了聖名。
『yon 昂』這個字本是『光明高天』之意,和華語的『煌』,不論讀音或字義都非常相似。『煌』字的原意即『光明燦爛』,『煌天』正是『光明燦爛的高天』,夏商時期的華人先祖稱那位住在『光明燦爛高天的創造主宰』叫『煌天上帝』,而『煌』通『皇』,周以後漸習慣寫成『皇天上帝』,或簡稱『天帝』。原本君王冬至祭拜上帝是在泰山頂,至明代遷於北京南郊的天壇舉行,故隆重的國祀祭天大典又稱『郊祀』。至於『玉皇上帝』一名,是道教興起後亂改亂取的,千萬不要把華人先祖崇拜的『皇天上帝』,與道教的『玉皇上帝』劃等號,兩者沒關係啦!(日後有時間來寫一部『上帝與華夏先民信仰的沿革』)
無獨有偶地,上古的美索不達米亞兩河流域地區之蘇美神話故事中的『眾神之父、至上主神----天神安(或安努)』,正是這個『yon 昂』字。『安』在先民心目中雖是無比崇高,但卻居高天不問凡塵俗事,『安』將統治大地的權柄交給牠那一對兒女『子神』,男子神叫『風神----恩利爾』主掌氣候,女子神叫『金星之神----伊什塔爾』主司生育,由於該兩位男女子神關係著先民的農作與畜牧之昌盛衰敗,自然成為蘇美人最首要的奉祀神祇。
『風神恩利爾』在洪水後改名叫『日神----巴力』,到了希臘時代初期改稱『巴力斯』,希臘晚期叫『宙斯』,羅馬時代又改名叫『彼列』;『金星之神伊什塔爾』在洪水後的古巴比倫時期延用舊名,但化身為雙重性格,一面是『愛與美之女神』的慈母形象,一面又是噬血凶狠的『戰爭女神』,到了希臘時期她改名叫『阿芙羅黛蒂』,羅馬時期又改回原名『金星維納斯』。
寫上這一段,是要告訴大家兩件事。第一是:自古傳統觀念上,『父神』居高天不管人間事,其授命『子神』代勞,這影響初代教會對耶穌基督的神格定位,迫使基督教打一開始便無法接受以賽亞預言的『處女所生的那一位是永在的父上帝』之真理,委曲耶穌基督降格為『子神』,一如其它古老的異教般。第二是:『金星』一會兒扮男裝化名『路西弗』,一會兒串女身化名『維納斯』,其實墮落天使並無雌雄之分,『女神』只是因天使面容秀麗的緣故,才被雕畫成女性。(路西弗是拉丁文,即光明晨星,也就是金星,被當成男神時叫路西弗,被當成女神時就叫露西亞。魔鬼不只愛反串光明天使,更愛變裝忽男忽女)
2.『El-Shaddai 伊勒沙代』,中文版《聖經》譯作『全能者、全能的上帝』,但個人以為不妥,『伊勒沙代』應譯作『全備者、全備的上帝』才較貼切。由於『全備者』的意思是『樣樣不缺、凡事都行』,所以很容易被當成『全能者』,不過『全能者』有另個名字『伊勒基伯』,故還是譯成『全備者』較妥。
『伊勒沙代』一名首見於【創十七1】,是上帝向亞伯拉罕顯現時自我介紹的至聖名字。上帝告訴亞伯拉罕,祂是『全備的上帝』,祂相對要求亞伯拉罕得作個『完全人』。大家可別被『完全人』給嚇到了,以為那是遙不可及的神聖無瑕境界,查考【申十八9~13】就知,原來只要在『宗教行為』上不沾異教邪穢,就在上帝眼中是個『完全人』了,其並非指『道德行為』上中規中距絲毫不出錯。原來以諾、挪亞、羅得在他們那個交鬼、獸交、同性戀瀰漫充斥的時代,被上帝稱之為『完全人、義人』是這麼回事!也總算明白犯了殺人奪妻如此惡劣的大衛,為何還敢大言不慚自稱是『在上帝面前的完全人』【撒下廿二24】!也終於體會《雅歌》詩中,新郎暱稱新娘是『完全人』的意境【歌五2、六9】!原來只要新娘單單戀慕新郎一人,打心底視新郎為『至善至美無以倫比』,那麼她就是新郎心目中的『完全人』了,看來要得勝成為『基督新婦』的條件,委實不難嘛!只要『目無別神』,並敢公開向人見證『我的上帝是至高至大』不以為恥,就成了基督眼中無可取代的『寶貝寵兒』了!
在摩西之前,『伊勒沙代』是上帝最常使用的『至聖名』,尤其是每當祂要頒賜福份應許時,都會自稱『伊勒沙代』,好似說『我是全備豐足的上帝,在我一無所缺,凡專心跟從我的也必一無所缺,賜給人一點好處並不會讓我有所折損缺少,因我是全備自足的』,因此五餅二魚在祂手中,可不管人有幾千幾萬滿山滿谷,愈分愈多、愈給愈剩,祂不吝施予,就怕你沒信心開口要。禱告的『信心』,就在你認識這名字後,突然從小小芥菜種苗轉眼長成大樹。
【創卅五11】上帝向雅各自我介紹是『全備的上帝』並賜福應許,所以孓然身無分文的雅各,從此無論到哪裡、經營什麼事業盡皆『昌盛』。這是個『我上帝乃是慷慨解囊的全備者』之稱呼,在所有的『至聖名』中,我最偏愛『伊勒沙代』了,祂的慷慨樂施讓我最感窩心雀躍,最想擁抱祂跟祂撒嬌耍賴求東求西了!祂的『至高、全能』透著威儀令人望畏戰慄想躲開,但祂的『全備』卻讓我好想緊挨著祂,這是個令人愛親近擁抱祂的名字。
『沙代』的原意正是『胸膛』。『伊勒沙代』有著『祂的應許,祂拍胸脯保證使命必達』之意。另,『伊勒沙代』也有『慈父將兒女懷抱胸前,一面以大能膀臂作盾牌環繞保護祂懷中的兒女,一面哺乳養育兒女長大』之意,這名字帶著『天父上帝是我的日常供應者、保護者』之角色,是最美最可親的名字!『伊勒沙代!我愛祢』,要常常跟祂撒嬌談心喔!祂知你的所有需要,你還沒開口求,祂就應允,你一說話,祂就垂聽【賽六十五24、申二7】。
【創四十九25】全備上帝的賜福範圍,從『天上』到『地底』盡都包括了。求吧!沒有祂作不到的。什麼是『喜樂』呢?認識你全備的上帝,知道你將一無所缺,這就是『喜樂』啦!請慢工耕讀【詩九十一】全篇,體會一下『至高全備者』就像母鷹的翅膀遮蔽著你這贏弱雛鷹,哺育你終有一天可以踐踏獅子與毒蛇,只因你認識祂的名字叫『伊勒昂、伊勒沙代』,這是一篇值得你反覆品味的詩章。
3.『El-Gibbor 伊勒基伯』,中文版《聖經》有時譯作『大能者』,有時譯作『全能的上帝』。
先知耶利米在禱告中提到這名,他說:『祢是伊勒基伯,萬軍之亞威是祢的名』【耶卅二18~19】。先知以賽亞預言基督的本源身份時,便直言『基督乃伊勒基伯----全能的上帝、永在的父』【賽九6】,所以別再稱耶穌基督是『上帝的兒子』了,祂原本就是『父』,為救你才暫時降世委曲作個『人子(寒酸貧窮的木匠之子)』,復活昇天又恢復『父』的榮耀了,別一直委曲貶抑祂,就是對祂無盡的愛一點點的回報,別說連這輕易的一點點你都吝嗇付出。
那願聽肯行的,『我奉伊勒昂、伊勒沙代、伊勒基伯,至高無上、全備豐富、至大全能,萬軍之亞威上帝耶穌基督之至尊榮耀聖名祝福,願這人享有天父為完全人所預備的一切福祉,包括天上地下所有的恩澤榮寵,阿門』。
那知道、認識並戀慕、記念上帝聖名的人,上帝應允將以『福、祿、壽』來報答那人【詩九十一14~16】!
4.『Jahweh 或 Yahweh 亞威』,中文版《聖經》讀寫成『耶和華』,也有寫成『雅巍、雅崴』的,但由於『哈利路亞、以賽亞、約書亞』等字尾的『亞』,正是『Jahweh 亞威』的簡稱,故『亞威』與『雅巍』在讀音上雖相同,但中文書寫上還是採『亞威』較具一致性。
根據【出三】的記載,摩西在埃及地誤殺了人之後,他逃到阿拉伯曠野的米甸地隱遁40年,他在那裡娶妻並幫岳父牧羊。有一天,摩西把羊群趕到何烈山(即西乃山)放牧,在山上摩西首度遇見了『他祖宗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上帝』。上帝吩咐摩西一件艱鉅任務,要他回到埃及見法老,然後把以色列民族從埃及地領出來,回到上帝應許的美好寬闊流奶與蜜之地。
摩西一聽慌張地問上帝:『要是族人問起說:那差你來的,祂叫什麼名字呢?要我如何答覆呢?』,上帝回答摩西說:『我是 』。請注意!這句的原文就是這般簡要,但譯經者自以為經文是不是漏抄了什麼字,不然『我是』的後面怎麼沒交代“是什麼呢”,於是見下一句上帝自稱是『自有者』【出三14節】,便在『我是』的後面自行添加上『自有永有』的字樣。雖然,上帝是『自有永有者』也沒錯,但上帝當時的確只啟示摩西祂名叫『我是』或『我就是』而已,上帝會如此回答一定有祂的道理,這裡頭定隱含著玄機,譯經者自作聰明反抹煞了上帝的本意!
在異教的神明體系中,四方諸神分門別類,其有男、女之分,有陸、海、空之別,各有其專長職司互不干涉,各有其統轄領域互不侵擾,也就是異教的神明並非『全備全能』的,有的專管財帛、有的專管壽數、有的專管疾病、有的專管生育、有的專管肚皮生計,各城各邦有其專祀的守護神、各行各業也有專屬的行業神,只要不屬牠管的就管不著,人想祈求什麼就找職掌相關的神明,找錯拜錯就白搭了!就好像醫院分科很細,什麼病就看專門的科,找錯了醫生就延誤病情。
當上帝向對祂全然陌生的以色列子民初次自我介紹時,祂刻意說祂名叫『我是』,卻不明說“是什麼”,就是要選民清楚明白祂與一般的異教諸神完全不同,千萬別把上帝與昔日熟悉拜慣的日神、月神、山神、河神、風神、雷神、戰神相比擬,祂乃是『全能全備的上帝』,祂為避免留給人『祂只是稱霸一角一隅的山川星辰大自然守護神』之第一印象,所以『我是』的後面不加任何的修飾頭銜,因全方位皆稱職的祂『什麼都是、什麼都管、什麼都行』,此乃第一個用意----祂不想被子民侷限狹隘祂的輩份角色與能耐。
『我是』含有宣示主權的味道,獨獨創造主宰能坦然大聲說『我是』,反觀受造物之生命氣息、才幹聰明無不仰賴創造主宰的賜予,縱然受造物自誇多麼大能大力,也禁不起創造主宰的彈指掐揉,當受造物驕傲想任意妄為倡言“我是----、我要----”時,祂鼻孔一發怒氣,受造物瞬間變『什麼都不是、什麼都別想要』。上帝在每個人身上有特殊不同的計劃與帶領,就怕人自作主張想“我是----、我要----”,我們要把生命主權讓出來交給那位『我是』的上帝,此乃第二個用意----清楚明白只有無限的上帝『凡事皆是』,有限的受造萬物要謙卑承認自己『若非上帝點頭首肯,否則我什麼都不是』。
每個人都有其不同的欠缺需要,每個人尋找上帝的目的也不同,面對每個人所有的需要與祈求,唯有『全備全能者』能一一回答每個人說『我是』,對病人祂說『我是你的醫治者』、對戰士祂說『我是你得勝的旌旗』、對孤兒寡婦祂說『我是你的看顧者』、對窮人祂說『我是你日常所需的供應者』、對奴隸祂說『我是你的拯救者』、對徬徨的人祂說『我是你的引導者』,每個人所有的難題,在那名叫『我是』的上帝面前一點也不成問題,此乃第三個用意----祂是一切問題的解決良方、祂是所有困惑的解答源頭,找祂一個就夠,勝過濫找四方眾神。
【出三15節】上帝首度揭櫫祂名叫『我是』時,原文就是『Jahweh 亞威』,上帝並吩咐說:『亞威是我永久的名字,也是世世代代要被記念的名字』。【出六2~3】描述上帝再度向摩西顯現,這回上帝告訴摩西說:『我是亞威,我曾向亞伯拉罕、以撒、雅各顯現名叫伊勒沙代(全備的上帝),至於我名叫亞威,他們並不知道』(原文)。可以肯定,『亞威』這至聖名始用於摩西時代,在摩西之前,使用最普遍的至聖名是『伊勒沙代』。【出六6~8】隨著『亞威』這名字賜下的是『上帝要拯救聖民脫離奴役重擔進入應許地』的鮮活盼望,『亞威』這聖名帶著『救贖以恢復自由』的濃烈期待,上帝昭告了祂先從一族拯救起,接著萬族萬民通通要被釋放得自由的偉大計劃。
寶貴的『亞威』聖名,上帝吩咐從此祭司要『奉亞威之名』為舉國百姓祝福賜平安【民六22~27】,也命令選民『口中不得題別神的名號,只能奉亞威之名許願、起誓』【出廿三13、申六13、民卅2】。但由於祭司和文士誤解『十誡之三----不可妄稱亞威你上帝的名』之真義,以致這個本該世世代代記念的至聖名遭蒙蔽佚失了。
『妄稱』的原義是指『1.說狂妄的話;2.說虛謊的話;3.說無意義、無價值的話』,所以『十誡之三----不可妄稱亞威你上帝的名』之範圍應侷限於『不可奉上帝的名立狂妄的誓約、不可奉上帝的名作虛謊的見證、不可奉上帝的名許無意義、無價值的願』。
顯然猶太祭司和文士多慮了,他們胡亂擴充『妄稱』的範圍,竟認定一般百姓不配口稱『亞威』聖名,故先下令禁止尋常百姓口稱『亞威』,只允許祭司階級在聖殿中關起門來秘密使用。接著,又怕百姓會私下偷偷使用『亞威』,因此乾脆一不作二不休篡改聖名,如此百姓就不知上帝的真名叫『亞威』,百姓當然也就無從妄稱褻瀆了,於是突發奇想將『Jahweh』的兩個母音『a、e』給刪掉,留下4個不發音的子音,對照成英文即『JHWH』,從此《舊約聖經》中近7000個『亞威』聖名,全改寫成無法讀出聲的『JHWH』,稱之為『四字聖名』。
書寫的時候就寫『JHWH』,那麼讀的時候怎麼辦呢?於是猶太祭司和文士仿傚異教稱呼膜拜對象為“我主”的習慣,以希伯來語的『主』即『Adonai 阿多乃』,來替代『亞威』聖名,讀經時每看到『JHWH』就改讀作『阿多乃』,今天《舊約譯本聖經》翻成『主、我主、上主』的就是『阿多乃』這個字,而《新約譯本聖經》稱呼耶穌基督為『主』的希臘文是『kurios 基里阿司』,《新約》共使用超過700次以上,所以不論《舊約》或《新約》,經文中稱上帝為『主』,皆非上帝的本意,該『主』字原本應是『亞威』。一個上帝吩咐世代當永遠記念的至聖名,就在一群菜頭腦袋的運作下消聲匿跡兩千多年。
兩千年間,有人試圖還原『JHWH』的原來讀法,於是把『Elhim 伊羅欣』的2個母音給加進『JHWH』裡來讀。到了十六世紀馬丁路德宗教改革後,又有人主張把『Adonai 阿多乃』的3個母音加進『JHWH』裡,拼湊出『Jahovah』來,這就是『耶和華』一名的由來,此舉獲得普世新教改革宗的認同,從此上帝“名正言順”叫『耶和華』,殊不知這純粹是個假想拼湊的虛名。
或許有人會說:『縱然上帝真正的名字亞威已遺失,反正長久以來大家早已習慣使用“耶和華”與“主”的稱呼了,又有何妨呢?』
首先,當知道“主”的稱呼是古代異教的習慣,是人民對『部落守護神』的尊稱,而這批『守護神』其實真正身份是『墮落天使』。《舊約》中的『我主』,通常是拿來稱呼『天使、君王首領、官員、父執兄長、丈夫、老闆』,若拿來稱上帝是“主”,難免有貶抑之嫌,所以上帝要先知何西阿曉諭選民該改口了,上帝不願再聽到有人稱祂為“我主”,這個源自『巴力』崇拜的習慣務要根絕【何二16~17】。無獨有偶,《新約》中耶穌基督也不希望與門徒拿『主僕』來相稱【約十五15】。加上希臘文『kurios 主』是指『專制獨裁的君主』,希臘與羅馬諸王皆喜稱自己是『kurios 主』,而視臣民為任其奴役宰制的“僕婢”,因此拿“主”這個充斥『霸權』味道的字來稱呼『為愛人拯救人脫離為奴之地而犧牲』的耶穌基督至為不妥。祂來就是要宣告『禧年』解除你的軛,賜你自由不再當“奴隸”,祂又怎會想當你的“主人”呢?這麼簡單的邏輯別說你不懂!那渴慕當祂新婦的人,先得破除這層“主僕”迷障。耶穌基督已明明昭示祂名叫『萬王之王、萬主之主』【啟十九16】,故非得稱『基督是主』時,最好完整稱祂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而大家慣稱的『主耶穌』應還原為『亞威耶穌』,這是即將書寫在得勝新婦額頭上的至寶貴印記(理由後文會敘)。
既然只剩『JHWH』,又如何確定『亞威』是正確的拼音讀法呢?其實極少數猶太典籍依然還保留『亞威』這名,然最重要的是考古新發現。由於去母音剩『JHWH』是在被擄歸回後的事,只要挖掘出被擄前的古文物,就會發現猶太先民稱父上帝叫『亞威』,這是鐵的事實!
5.『Jahweh-Kanna 亞威迦納』, 直譯成中文即『我是忌邪者』。【出卅四10~17】稱亞威天父是『忌邪的上帝』,祂的名字就叫『忌邪者』。從經文中顯而易見,在聖潔亞威的眼中,除祂以外,斷不可有別的敬拜對象,凡是被人稱之為『神』並設壇塑像立柱加以頂禮膜拜奉祀的,皆被亞威上帝歸入『邪』的一類,而亞威極端仇視『邪』,也排斥與『邪』沾上邊的人事物。祂對付『邪』的手段非常明確,就是絲毫不留情面地徹底『拆毀、打碎、砍下』。如果,連那不認識亞威的異族,都會因無知而沾染邪穢以致遭祂厭惡忌恨了!那麼,與亞威有約的聖民百姓,設若故意沾染邪穢的話,豈不罪加一等,哪有不被祂嚴懲剪除的。為避免聖民遭邪穢玷污,上帝明令禁與拜慣偶像的『含之後裔迦南六族』通婚,惟恐迦南六族藉通婚管道將偶像邪淫帶入聖民社群中。
『聖』與『邪』是極端對立的陣營,『挨聖成聖』與『沾邪成邪』全都是指宗教禮俗上的規矩儀文,而非道德品格上的優劣高下。【申十八9~14】把聖潔亞威所憎恨厭惡的邪穢事,給詳列並界定得很清楚,大家應逐文比對一項項自我檢視,看看自己信耶穌基督後,是不是因無人教導『異教之風當戒慎不碰』,或是在主張『本土化、本色化----福音融合在地人所熟悉的風土民情文化元素』之牧者教導下,誤以為傳統習俗風尚並無罣礙而曾沾邪染穢,那就當趁上帝還隱忍未追討前,速速認罪悔改祈求寶血潔淨遮蓋,並立志從今起作個討『忌邪者』喜愛的『完全人』。
【民廿五】記載以色列民族與異族女子行淫遭罰的事。請注意,這裡的『行淫』是指宗教祭典上的邪淫穢亂,而非指男女肉體間的苟合濫交。『摩押女子』在血統上乃羅得的子嗣,『米甸女子』的血緣也屬亞伯拉罕的後代,該兩閃族女子並不在上帝禁止通婚的『含族後裔迦南六族』之榜單上,所以當天以色列男子與兩族女子行淫被上帝下令狙殺,絕不是單因他們與外邦女子發生肉體關係的緣故,何況連摩西的老婆也是『米甸女子』啊!他們怒犯的是『向異族神明偶像跪拜獻祭並吃祭物』的天條,當然這是受到外族女子媚惑所致,但必須釐清的是,以色列民伏法是因『與異教神明行屬靈淫亂』,而非『與異教女子行肉體淫亂』,當明白兩者的區別與懲罰的輕重。一樣地,所羅門王之所以亡國,並不是他娶了多國的女子為嬪妃,而是他被多國的嬪妃媚惑隨之拜她們的偶像。
『信與不信不能同負一軛』常成為基督徒擇偶的前提準則,殊不知這句經文根本就不是指婚姻條件說的,這句話乃是指『傳福音的聖工別找不信的人一起負軛同工』說的【林後六14】。眾所周知保羅沒有娶妻,那麼他口所讚賞的『真實同負一軛的』,自然是指和他患難與共的好傳道同工了【腓四3】。『信與不信不能同負一軛』這句話被當成“擇偶的軛”,不知耽誤了多少男女的青春。我再說明白點,律法條文白紙黑字只規定不可與當滅的迦南六族通婚,六族以外的其它民族雖也拜偶像,但不在禁婚的範圍裡,上帝只是吩咐聖民不可隨外邦人拜偶像,只要持定『除亞威之外沒有別的上帝』之敬虔心志,不為所惑不被絆倒,異族通婚是上帝允許的(僅大祭司一職被嚴禁娶外邦女子)。
別說異族嫁娶沒禁,就連與仇敵婚配都有條件被許可【申廿一10~14】。注意!上帝說六族不許,那刪減成五族的,與增添成七族的,都通通犯了篡改聖言的大罪了!異族女人不是禍水,外邦偶像才是,是心志不堅的閽眛男人自掘墳墓,怪不得異族女子!翻開耶穌的祖譜【太一】,乍看耶穌肉身母祖輩中,路得是『摩押女子』、喇合是『迦南女子』、拔示巴也是『迦南女子』,所以別再拿『信與不信不能同負一軛』作為擇偶的必要前提了。(待『論婚姻』篇時再詳細查考)
這件『行淫』的禍事因一個人的義舉而消弭了上帝的怒氣。一個叫非尼哈的年輕祭司挺身鋤奸,上帝誇他『為上帝有忌邪的心』,他獲得上帝與他簽訂『平安永約』,他及他的子孫代代世襲榮任祭司聖職的殊榮。只因一人『以上帝忌邪的心為心(看重上帝忌邪的屬性)』,便蔭庇了自己、家人、子孫、全民族。
真的!只要有一個『以上帝忌邪的心為心』的人,肯挺身仗義執言揭弊舉奸,上帝的怒氣就會稍歇,這個仗義執言揭弊舉奸的動作,就叫『補破口』。若大家對弊端視若無睹冷漠以對的話,『破口』會愈來愈大,最後只有毀滅一途。所以一旦連一個『為上帝有忌邪之心』的人都沒有時,滔天大禍頃刻降臨。
【耶五1】描寫慈悲憐憫的上帝想緩一緩對以色列家的血腥審判,祂吩咐滅命使者先巡行全城,看還找不找得到行正義求誠實的人沒有,只要有一個,祂就不殺戮赦免這城;【結廿二30~31】敘述耶路撒冷的罪孽滿盈,但上帝願給以色列家最後機會,只要城中還有一個人肯站在破口上譴責軍政與宗教領袖的罪行,上帝就收回滅絕成命,可惜沒有,連一個也沒有;【創十八】滅命天使奉令終結所多瑪與娥摩拉之邪淫,亞伯拉罕跟使者討價還價,從城中若有50個義人就饒過兩城,一直篩減到只要有10個義人就可豁免此災,但還是湊不出10個來,兩城終成窯爐灰燼。
身處末世審判之前夕,你是否擁有『亞威那顆忌邪之心』,攸關你個人、家庭、社會、國家之安危。請細思量【結八、九】兩章之內容,想想第八章那耶路撒冷滿城偶像的邪淫氣燄,再看看自己住的城邦鄉鎮,會比耶路撒冷好到哪裡去,恐怕屠殺耶路撒冷的無情刀,不久後就會落在你我周遭。但第九章透露一線曙光,那在暗室為同胞所作所為哀慟,不願同流合污的忌邪之人,額頭上會先被蓋印作記號,這批有『忌邪之心』的人將豁免於清算屠殺之外。若問末世以何訊息最為重要,我敢打包票說『祂名為亞威迦納,祂是忌邪的上帝,祂要你以祂忌邪的心為心,等候收割天使來蓋上印記豁免末期滅命災殃』,我認為再沒有比這訊息更重要的了!
【啟七1~3】預言未來在『末期七號』之滅命災殃發動前,天使會先來蓋印;【啟九3~4】正當從無底坑被釋出的鬼魔肆虐人間哀鴻遍野之際,那批先前被天使蓋印作記號的聖徒卻毫髮無傷;【啟十四1~5】在印記的保守下熬過『末期七號』的這批聖徒,將會被接到天上去(被提),地上進入最後三年半最慘不忍睹的『七碗』滅絕殺戮。這方蓋在額頭上的保命印記,其上正是『父的名┼羔羊的名』,『父的名』是『亞威』,『羔羊的名』是『耶穌』,末世真能讓你豁免於災的聖名正是『亞威耶穌』,即『我是拯救』。誰的額頭被天使蓋上『亞威耶穌』的印記,誰就蒙拯救免死,享受歷代以來唯一一批特准『不嚐死味活活昇天』的無上榮耀。誰擁有這等榮寵,遴選的條件二項而已。
1.【啟十四4】守童身未曾沾染婦女者。可別誤解需得“禁慾獨身”喔!此『婦女』指的是【啟十七】的『大淫婦』,原文是『大廟妓』,她將在末期躍上世界舞台,引誘列國隨她行屬靈淫亂,世人將盲目追隨她拜『兩獸』,屆時獨排眾議不與『大淫婦、兩獸』同行,存『忌邪之心』與『亞威耶穌』同行者,便符合第一項資格。一個基督徒重生受聖霝後,其身份就是『已接受聘禮待嫁過門的童女』,其本份就是“守童身不玷污身體----不與別神勾搭行淫”。
2.【啟十四5】不說謊言。也別誤解是指一般的欺騙說謊喔!這裡的『謊言』是指違反真理的虛假道理,是出於魔鬼的歪理,人聽了會喪失永生的『異端邪說』啦!
6.『Jahweh-Rapha 亞威拉法』, 直譯成中文即『我是醫治者』。該至聖名首度出現於【出十五26】,其原文中上帝自稱『我名亞威拉法』,中譯本翻作『我亞威是醫治你的』。【箴言三7~8】指出『敬畏亞威遠離惡事就必身體健康』。
【申卅二39】上帝自稱『祂使人死也使人活,祂打傷人也醫治人』,乍聽下,福禍吉凶彷彿都來自上帝似地!請讀【申十一26~30、申廿八1~68】就明白確實如此。
《聖經》呈現出福禍吉凶全憑選民對上帝的態度而定。當選民選擇順服上帝遵行誡律時,上帝就依約定賜下福份,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五穀豐收、六畜興旺、家家富裕、年年有餘、出將入相、步步高昇』等;當選民選擇離棄上帝悖逆誡律時,上帝就依約定降下咒詛,如『國破家亡、流離失所、瘟疫疾病、乾旱饑荒、賣身為奴』等,其中最可怕的咒詛是----餓到得宰割烹食自己生養的骨肉以充饑,這是忌邪上帝對那離棄祂轉去拜假神偶像的子民,最嚴厲的一項懲罰了。請以【申廿八47~48】這句話作為提醒鑒戒。
我個人在從事『醫治』之事奉時,喜以『我奉亞威拉法‧耶穌基督‧萬王之王‧萬主之主的聖名,吩咐某某疾病或疼痛離開』作為宣告禱告的內容。大家不妨臨睡前靜靜躺在床上,手輕按著自個身體病痛的地方,輕聲或默念『奉亞威拉法‧耶穌基督之聖名,吩咐某某疾病或疼痛離開我的身體』,相信信實的上帝定會讓你體會到這個聖名的醫治效力。另外,也可以奉『亞威拉法‧耶穌基督』之聖名,斥責入侵體內的『病毒、病菌、癌症腫瘤細胞』,命令牠們從身上立刻消失。
關於『亞威拉法』,我不必寫太多,因為你只要單純地相信、單純地試著奉這名去禱告,你就會不斷發現驚喜,不斷累積這方面的經驗與知識。縱然我寫得再多,若你不去嘗試禱告,這聖名對你一點益處也沒有!
7.『Jahweh-Saboath 亞威塞巴斯』, 直譯成中文即『我是萬軍之元首統帥者』,簡稱『萬軍之亞威』。
在上帝的國度裡,祂儼然將所屬所轄,規劃成『軍隊』的體系施行階級領導統治,因此上帝的眾天使僕役們,統稱『天上的眾軍』,簡稱『天軍』。不單天上的天使採『軍隊』的體系,地上祂所呼召揀選的新舊約聖民選民,也是以『軍隊』的體系在運作,所以上帝乃『萬軍之元首統帥者』。
『亞威塞巴斯----萬軍之亞威』首見於【撒母耳記】,其上下兩卷可見先知撒母耳奉『萬軍之亞威』的名,膏立了大衛登基為王,也見大衛王奉『萬軍之亞威』的名殺死巨人歌利亞,並奉『萬軍之亞威』的名四方征伐屢屢得勝,建立當代全球最強盛的大衛王朝。到了【列王記、歷代志】時,可見先知以利亞、以利沙奉『萬軍之亞威』的名對抗邪教乩童並行許多異能神蹟。【詩篇】更是隨處可見對『萬軍之亞威』的稱頌讚美。【先知書】更不用說了,這聖名使用得不勝枚舉。
這是個用來『爭戰』的至聖名,於『驅魔趕鬼』的事奉中,我最喜歡宣告『我奉萬軍之亞威‧耶穌基督‧萬王之王‧萬主之主的聖名,吩咐污鬼立刻離開』,通常可輕易得勝。下回大家若遇趕鬼的機會時,記得腦海要浮現以利亞在迦密山上奉『萬軍之亞威』的名,一人單挑近千名乩童並勝過的畫面,這聖名將令你成為『一夫當關萬鬼莫敵』的驍勇戰將。
8.『Jahweh-Mekaddeskum 亞威彌迦底西肯』, 直譯成中文即『我是使人成聖者』。
此名首見於【出卅一12~13】,短短數言卻顛覆了教會傳統的『成聖』教導。以往,講台總諄諄告誡『因信稱義受洗後,就開始走十字架的破碎捨己之成聖道路』,彷彿『成聖』是一輩子對付敗壞的肉體、治死驕傲的老我之疲憊功課,以致於『成聖』似乎是遙不可及的目標,但【出卅一12~13】卻說『成聖是上帝為以色列人成就的,只要他們守安息日即成聖』,這真的很簡單好容易喔!原來『成聖』並不是追求道德上的超凡入聖、品格上的出類拔粹,舊約百姓只要乖乖聽從上帝的吩咐謹守安息聖日就已經『成聖』了。
『成聖』的原文即『分別為聖』,其重點在於『區隔、分別』!到底上帝是要祂的子民與啥作區隔、與啥作分別呢?就是要與『俗』、要與『邪』作區隔分別啦!外邦人拜慣偶像,你不要跟著拜,那你就『成聖』。只要在宗教禮俗上不隨異教之風搖擺起舞,你就已『成聖』了,請看【利廿6~8】!所以『成聖』並不是一輩子試圖攻克老我戰勝肉體的漫長修行道路,這個攻克老我戰勝肉體私欲的功課,稱它『得勝』會比叫『成聖』來得貼切些。
從《聖經》中可以歸納出四條『成聖』的途徑,上述所言的『分別為聖----遵照上帝的吩咐與異教禮俗作區隔』只是四條中的第一條。第二條『成聖』的途徑是『奉獻歸聖』,【利廿七14~16】說田地房舍可以自願奉獻給上帝,一經奉獻這些田地房舍就『分別為聖』了。人也可以奉獻自己,自願將青春、才幹為上帝所用,這人就『分別為聖』了,請看【羅十二1】。這一『成聖』途徑容許『贖回、還俗』,然在歸上帝所有、所用的期間,是屬聖的。
第三條『成聖』的途徑,是最被疏忽的一條全家蒙福之輕易途徑,它便是『挨聖成聖』。『挨』即『碰觸』之意,律法規定凡碰觸會幕聖殿中的至聖物者就都要成為聖,請讀【出廿九37、卅29】。該『挨聖成聖』之條例,於新約的我們又有何益處呢?當知新約聖徒的身體是聖霝的殿,裡頭有神聖的霝內住,因此新約聖徒不單是『聖』而已,而是更高階的『至聖』,因此生活在同一屋簷下的家人就都『挨聖成聖』了!當你明白這番道理後,你就不會懷疑『全家得救』的正當性了,因『全家得救』乃是有上帝明訂的法源作根據的,而保羅在【林前七14】一席令人難以理解的話,也就迎刃而解了!
第四條『成聖』的途徑是針對新約的教會所頒布的,即『因信成聖』。大家常把『因信稱義』朗朗上口,卻獨獨對『因信成聖』陌生得很,請讀【林前六11】。『成聖』真的不是靠自己努力賺來的,『得勝』才要個人奮發圖強,『成聖』是那名為『我是使人成聖者』替軟弱的我們所成就的,而《希伯來書》將『成聖』詮釋的最正確完整,請讀【來十10、十14、十三12】。
現在要立即扭正一個行之有年的錯誤觀念,別再把『成聖』與『道德』綁在一塊深覺太難達成而氣餒灰心,『成聖』其實是非常容易獲得的,是和上帝建立的初始關係而已,僅僅是真理信仰的入門課題。而且要欣然接受『當我信的時候,我就因聖霝內住而成為至聖,且我的(不信)家人也已挨聖成聖了』的應許,這福份你若相信就擁有,不信就沒有。
9.『Jahweh-Tsidkenu 亞威齊根努』, 直譯成中文即『我是使人稱義者』,見【耶廿三6】。
律法中提到『稱義』的途徑有兩條。一是【申六25】說的,人必須奉行『摩西律法』近六百條誡規律例,畢生謹守毫無違背任一條的話,那就成全了『人的義』。二是【創十五6】說的,只要相信上帝的話(應許),上帝便“算”為義,這是『上帝的義』。
一是『人的義』,靠行為守律法以賺得;一是『上帝的義』,藉福音憑信心而白白獲得。該兩條通往『義(除罪免刑)』的道路,你自己決定要選擇哪一條走,也自行承擔其後果。
明白『人的義』與『上帝的義』之差別分際後,再來讀【羅三21~31】就別有一番滋味了!
10.『Immanu-El 以馬內利』, 直譯成中文即『上帝與我們同在(住)』,見【賽七14】。
以撒、雅各一生蒙福,因上帝與他們同在【創廿六23~24、廿八13~15】;約瑟滿有智慧會解夢,手中經辦諸事皆順利幹練,因上帝與他同在【創卅九23】;摩西、約書亞能稱職擔任領袖,聲名威嚇四方無與爭鋒,因上帝與他們同在【書一5、六27】;以色列眾士師能率領微弱之軍打敗來犯強敵,因上帝與他們同在【士二18】;先知撒母耳預言從不落空,因上帝與他同在【撒上三19】;大衛王、所羅門王作事精明亨通日漸強盛,文治武功折服列國,因上帝與他們同在【撒上十八14、撒下七9、王上一37】;《歷代志下》的約沙法王與希西家王是難得的敬虔好王,當鄰國強敵大軍壓境時,上帝同在的安慰與得勝的應許就適時臨到,請讀【代下廿12~17、卅二7~8】。 若真不知道要禱告什麼?若真不曉得該怎麼禱告?那就心頭默念『以馬內利』吧!有祂同在的遮蓋蔭庇,還怕什麼、還缺什麼、還在乎什麼啊【賽八5~10】。
『上帝的同在』可分成『外顯』及『內隱』兩個層面來談:
一.外顯的實體同在----上帝真真切切臨在人間顯現,人能親眼聽到、親耳看到,甚至伸手觸摸到。摩西看到亞威上帝的背影並常與上帝交談【出卅三18~23、出廿四9~11】;道成肉身名叫『以馬內利』的耶穌基督,祂降世生活人間卅三年,祂乃是亞威天父在世上的實體彰顯【約十四7~9】,許多飢渴慕義的人跟隨祂,聆聽祂那鏗鏘有力的教訓,受疾病纏累的人們觸摸祂得醫治;將來新天新地的時候,上帝的實體將永遠與我們同在生活【啟廿一1~4】。
二.內隱的虛體同住----上帝的聖霝內住在人裡頭。其實,『保惠師』或『訓慰師』的稱呼,並不是聖霝的真正聖名,而是聖霝所肩負的職稱。嚴格說來,『保惠師』或『訓慰師』的翻譯並不正確,該職稱的原文含有三重意思。頭一個意思是,在法庭上為嫌犯辯護以脫罪的『官派辯護士』,形同今天的『公設辯護律師』一職;第二個意思是,在祭壇前為罪人代禱代求的『中保祭司』;第三個意思是,在臨危困難之際的『好幫手』。
依此正說明了內住聖霝所擔負的三合一職務,那在我們裡頭的聖霝是我們的『公設辯護律師』,好保證我們死後站在基督審判台前,不致被控告、起訴、定罪、判刑、入獄,確保我們永遠能享受自由【羅八1~2】;除耶穌基督外,聖霝也是我們今生的『中保祭司』,祂日夜不休用說不出的嘆息親自為我們代求【羅八26】;聖霝更是我們的『好幫手』,是我們及時隨時的幫助。大家應好好體會上帝對我們的愛,祂不單為我們降世犧牲,還把至尊寶貴的霝安放在我們這破瓦器裡頭【林後四7~9】,一旦有此體會平安喜樂自然湧現!
『聖霝內住』源起於【創二7】。上帝創造萬物之初,雖然人與動物皆同是出於土質,但人的形像樣式卻類似祂,且上帝還朝人吹了口霝氣,於是人的裡頭擁有上帝的霝,這是人與其他物種最大的差異處。『萬物皆有靈』乃是受希臘羅馬文化的『泛靈觀』之影響,但《聖經》明白告訴我們,物質界中獨獨人類獲得上帝賜霝內住的殊榮。
【創六1~4】記載『天使守護神』瀆職縱慾,這批靈物僭越干犯『各從其類』的天條,以致世上繁衍出力大無窮的巨人種族來。第3節的翻譯有誤,其原文是『牠(指瀆職天使)既然沉溺迷失於肉慾中,我的霝就不永遠在他(指人類)裡面』(原文兩個“他”字不同),經文的意思是:垂涎美色的天使是主犯,人類無辜被牽連,但由於天使熱衷找人類逞慾逆倫,所以上帝不容許祂的霝還駐留在人類身上被玷污,於是決定收回賜霝成命並興起一場滅世洪水以沖刷大地乾淨。
在此必須嚴肅地指正傳統神學的『靈魂觀』有誤,因洪水後的人類基本上只具備魂和體,人的裡頭並無霝,但神學飽受希羅『泛靈觀』之酵的荼毒,一直灌輸我們“人與生俱有霝、魂、體三部份”的錯誤觀念。
【結卅六26~27】上帝透過先知詔告要恢復『賜霝內住』的應許,上帝要把祂的霝重新放回到人裡頭了,這是劃時代的破天荒之宣告。若傳統神學的『靈魂觀』是正確的,那麼人裡頭既然已有“舊霝”,又何必勞駕上帝再賜“新霝”呢?新霝舊霝攪在一塊豈不違反『新舊難合』的原則嗎?我再說:洪水後的人類裡頭根本沒有霝。
【約七38~39】耶穌規定只有信祂的人才夠格領受聖霝,經文也強調在耶穌從死裡復活之前,聖霝還未降下。先知以西結預告的『亞威上帝賜新霝內住』之應驗成就於【約廿22】,復活的基督朝門徒吹一口霝氣,場景就如同《創世記》中亞威天父朝亞當吹口霝氣一模一樣。試問,耶穌基督若不是亞威上帝的話,何來權柄賜人聖霝內住呢?
11.『Jahweh-Jehoshua-Christos 亞威耶穌基督』, 直譯成中文即『我是拯救人類的受膏君王』。
希臘文『Jesous 耶穌』是從希伯來文『Joshua 約書亞』一名而來的 ,按字意為『上帝施行拯救』或『上帝的拯救』,大家習慣簡稱『救主』。《聖經》賦予這名字最直接的意義即『上帝要把自己的百姓從罪惡中拯救出來』【太一21】。注意!這有『上帝親為不假他手,獨力拯救祂自己的子民』之味道。
『耶穌』一名在猶太社群中,可說是相當普遍廣泛被使用的名字。按猶太歷史典籍記載,光羅馬帝國殖民兩百多年間,耶路撒冷歷任祭司長中,名叫『耶穌』的就多達五位。按估計,西元一世紀初,在以色列地取名叫『耶穌』的猶太男人,沒上萬也破千。《新約聖經》的原文中,有好幾處經文中的“耶穌”,並不是指道成肉身死裡復活的那位『拿撒勒人耶穌』,即便是拿撒勒一地,同名同姓的“耶穌”恐超過百位之多,其中父親恰也叫約瑟、母親碰巧也叫馬利亞的“耶穌”,也大有人在。
因此,若有考古學者宣稱在聖地挖掘到“耶穌家族的墓穴”,聲稱墓穴裡頭葬有『父名約瑟、母名馬利亞的耶穌之骸骨』者,也不見得就能一口咬定那便是『拿撒勒人木匠耶穌』的骸骨啊!因『約瑟、馬利亞』也都是“菜市仔名”啦!據一位歷史學家的推估,一世紀初,『父名約瑟、母名馬利亞,倆人生的長子取名叫耶穌』的猶太家庭,少說也有600個之多,所以別讓『基督教是騙人的,耶穌的屍骨已經找到了,復活昇天根本是齣謊言騙局』的小道消息給動搖了信心。
【路三29】中譯成『耶書』的,其原文乃『耶穌』;【西四11】中譯成『耶數』的,其原文也是『耶穌』,當然了,這兩位絕非道成肉身的那一位;【徒十三6】中的『巴耶穌』,意即『耶穌的兒子』,表示此人的父親名叫耶穌;【徒七45、來四8】兩處原文用的是希臘文的『耶穌』,但譯經者自動轉譯成希伯來語的『約書亞』;至於《旁經》中,不是指那位道成肉身的“耶穌”,也有好幾位哩!可見,這是個相當大眾化的普及稱呼。當有人說:『我讚美耶穌、我敬拜耶穌、我愛耶穌、我奉耶穌之名----』的時候,恐怕得問問他,究竟他愛的是哪位“耶穌”、拜的是哪位“耶穌”、又是奉哪位“耶穌”的名呢?
那麼,只要在『耶穌』的後面加上『基督』,就不會錯把馮京當馬涼了吧!那也未必!
希臘文『Christ 基督』一詞源自『Christos 受膏的』,所以『基督』的字面意思即『受膏者』。另,希伯來文的『受膏者』是『Mashiach』,這個字在《舊約》經文中出現超過30次,後來變成希臘文的『Messias 彌賽亞』,如【約一41、四25】,所以『基督』和『彌賽亞』是同義字。
按律法規定,必須經由『受膏----澆油淋頭』的儀式為記號,以表明上帝的揀選以確立領導權威的職份有二:一是宗教領袖『大祭司』【出廿九5~7】;一是軍政領袖『君王』【撒上十1】,但經文中的『受膏者』幾乎皆是指後者,故『基督、彌賽亞』的最貼切解釋是『受膏君』。
在《舊約》經文中,『亞威的受膏者』一語,等於就是指『以色列的王』之意。《撒母耳記上、下》中的『受膏者』,多半是指掃羅王。《歷代志下》的『受膏者』是指所羅門王【代下六42】。《以賽亞書》唯一一次提到的『受膏者』,甚至是指波斯異族的古列王說的【賽四十五1】。至於《詩篇》中屢屢提及的『受膏者』,多半是指大衛王的某位世襲子孫登基為王的,然而初代使徒和新約作者及歷代解經家,常會將《詩篇》中的『受膏者』影射是指道成肉身的基督,不過,有些詩文中的『受膏者』,明顯不是指耶穌基督說的,如【詩二2~9、十八50、廿6、八十九38】,一旦胡亂指鹿為馬、不分青紅皂白將『受膏者』的經文通通安在耶穌基督的頭上聯想,無怪乎耶穌基督被矮化成“亞威所生的兒子”,是“亞威所膏立為王的大衛苗裔”,致使『耶穌基督本就是亞威天父』的至尊真理遭蒙蔽。請看【太廿二41~46】,耶穌基督親口駁斥【詩一百一十篇】是指著祂說的。
《詩篇第二章7節》可謂經典名句,『受膏者說:我要宣告亞威的諭旨:亞威對我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了你』,該句被《使徒行傳》與《希伯來書》引用,藉以強調『耶穌基督是上帝的兒子』之正當性,殊不知已鑄下大錯!
上述詩篇乃是以色列新王登基儀式中所吟頌的祝賀詩歌,積弱不振的猶太人一心嚮往亞威所膏的新王,能領導國家邁向強盛,以色列能擊潰四圍仇敵,如同鐵杖打碎瓦器般輕易,故此詩篇素有『彌賽亞詩篇』之美稱。不可不知的是,『受膏君』之身份乃是『上帝之子』,這在各民族中皆然,中國的君王古稱『天子』,這都是為了凸顯『君權神授』的正當道統,唯有『上帝之子』或『天子』才配當『人君』,才能替上帝牧養眾黎民百姓,故在猶太人的傳統觀念裡,上帝膏立的君王就是『彌賽亞、基督』,亦稱『上帝之子』。
每當以色列人陷入異族強敵的侵襲或殖民政權的暴戾統治下時,先知總會捎來『亞威已聽到祂百姓的哀嘆苦情,亞威定意要興起受膏者帶領選民脫離困境』的一線曙光盼望。逢羅馬殖民時期,過重的傜役賦稅令以色列人民不聊生之際,對『受膏者』,也就是『基督、彌賽亞』的殷切期待更甚以往,這時候道成肉身降世為人的耶穌基督,一方面要讓人知道祂就是得救盼望的焦點所在,另方面卻也要避免被人視作以往登高一呼領軍革命抗暴的民族救星一般,所以祂千囑百咐門徒勿洩露祂是『基督、彌賽亞』的身份,以免一堆人拿著刀棍擠來簇擁祂登基封王起兵革命。為什麼猶太人執意要釘死耶穌,宗教領袖或許因為耶穌擋他們的財路而下毒手,但幾天前還在耶路撒冷高呼“萬歲”的群眾,為何馬上翻臉大喊“乎祂死”呢?因耶穌違背了廣大基層民眾對『基督、彌賽亞』的一貫期待,他們要的是能征善戰的強悍王者,而不是坐以待斃的柔弱羔羊。
猶太人對『基督、彌賽亞』的概念,有時祂們希望是位大能的天使,下凡來擔當他們軍隊的元帥,率領他們反敗為勝攻克列國;但更多時候,他們希望從大衛王的血脈後嗣中能誕生一位強人,頂著『上帝之子』的光環領導他們復興昔日王國的榮耀;但他們何曾想通過,照先知以賽亞的預言,這回是『亞威天父親自來到人間,親身擔任基督、彌賽亞,而不似以往般遴選一位血肉凡胎膏立為上帝之子擔任人君』,那想過、想通的,至為有福!這就是『亞威耶穌基督』與『耶穌基督』在意義上的差別,兩千年來自稱是“耶穌基督”的狂人不知凡幾,光今天的韓國就超過兩百人自稱是“耶穌基督”,但從古到今還未聞有人敢自稱他是“亞威耶穌基督”的。
12.《啟示錄第十九章11~16節》一連提到三個聖名,即『信實者』、『道上帝』、『萬王之王、萬主之主』。
『道』的希伯來字是『dabar』,其希臘文是『logos 洛克斯』與『rhema 瑞瑪』,該兩個希臘字是從『講話』的字根演變來的,故『道』就是『發話』的意思。
上帝名曰『道』有兩層意義:一是形容祂是『會向人顯現說話的上帝』,凸顯樂意與人交流溝通的上帝,是有位格的實存體,並非虛無籠統的一種精神意識而已;二是表明稱為『道』的這位上帝,是『伊羅欣(上帝)團隊中,負責向人發號施令的那一位代表,其餘的伊羅欣都自隱身形默默無名』,如聖霝上帝就從沒人見過祂的真面目,聖霝也沒有留給人聖名好奉祂的名禱告。
『道』在《舊約聖經》中的身份是『亞威天父』,因天地都是藉由亞威“發話命令”所創造的!《創世記第一章》中,一連六日『上帝說----』,然後『事就這樣成了』,正因為亞威上帝的『話』充滿權柄能力,所以祂名為『道』【詩卅三6、9】。大家注意到了沒有呢?在創造的過程中,是聖霝上帝先運行,然後亞威上帝一開口發話就完成了!出力的是聖霝、出嘴的是亞威,彼此分工合作,所以發命吩咐的亞威就叫『道』。
『道』在《新約聖經》中的身份是『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試想,如果耶穌基督不是『道』的話,諒祂也不敢說出『天地可廢,我的話不能廢』的狂傲口氣來【太廿四35】,因天地憑藉『亞威的話』而立,『耶穌的話』要比天地更具份量,除非『耶穌的話』就是『亞威的話』。又,《舊約聖經》說『亞威的道永遠長存』,《新約聖經》則說『耶穌的道永不廢去』,憑此足以證明『耶穌基督真的是道成了肉身來著的,耶穌基督正是亞威天父』。
既然祂是發話的上帝,祂自詡『從我口所出的話----必不徒然返回』【賽五十五11】,祂言出必行絕不毀約棄諾,所以祂的話忠信誠實,『道』乃是『信實者』!
把祂的名譯成『上帝之道』,我覺得不妥!就好像聖霝不該被譯成『上帝的能力』般,因『上帝的能力』與『上帝的話』並無位格,雖然祂的權能作為與祂的話叫人可畏,但畢竟祂釋出的力量與祂說出的話並非祂的本體,故我們能稱聖霝作『權能之上帝』而非『上帝之權能』,我們應稱亞威耶穌作『道上帝』而非『上帝之道』。
『道』在整本《舊約聖經》中,一貫專指那位發話命令天地造成,並在西乃山現身口傳誡命律例的亞威天父上帝,但初代門徒卻無法把耶穌基督與『道』兜合攏來!《新約聖經》著作量最多的兩位使徒是約翰與保羅,約翰在《約翰福音第一章》中,第1節便直稱『道就是上帝』,第14節則宣稱『道成了肉身』,這真令人激賞,約翰已然表明他所跟隨的耶穌基督乃是上帝,且是亞威天父降世成為人來著的!但到了第18節卻走樣變成『耶穌是亞威的獨生子』,一會兒說『耶穌是亞威』,一會兒又說『耶穌是亞威的獨生子』,真教人錯愕!況且並無所謂的『上帝之獨生子』這回事,上帝昔日生了如穹蒼繁星之多的服役天使,今日又生了如過江之鯽之眾的新約信徒,上帝哪還只有“獨生子”啊!如果耶穌是亞威所生,那麼耶穌就不算是『自有永有』了,被生的耶穌豈能當上帝啊!『耶穌是上帝之子(或獨生子)』根本是希臘異教之酵,而希臘文化淵源於埃及、巴比倫文化!
飽受希臘哲學思想影響的保羅,也是陷在此漩渦中無以自拔!《提摩太前書第三章16節》說:『大哉敬虔的奧祕!無人不以為然:就是上帝在肉身顯現』,明明他從聖霝那裡領受的奧秘是『降生馬槽處女所生的那位是上帝』,但其書信中卻仍不時稱呼耶穌基督是『上帝的兒子』!這就是初代使徒飽受異教哲學之酵所苦的悲哀,於聖霝亮光中受感衝口而出『耶穌基督就是亞威天父』,但回神理性下時,卻無法接受以賽亞所發的石破天驚之『祂名為全能的上帝、永在的父』之預言!
看來看去,只有一位使徒作者從頭到尾皆不改宣稱『耶穌基督是獨一的上帝』,那就是《猶大書》的作者【猶4、25】,對耶穌的身份唯獨使徒猶大真心明白清楚。但也有另一項可能,《新約聖經》中的『上帝的兒子、上帝的獨生子』字樣,乃是後人添加上去的!因天主教曾經篡改經文。
我們華人可是開口閉口皆言『道』的民族,以老子最具代表。老子的《道德經》開宗明義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傅之不得----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一語道出真的有『道』的存在,祂在天地未有前就已存在,只是無人曾見其顏、無人曾聞其聲、無人曾摸其體,只能勉強稱呼祂叫『廣大無際的道』,以致若有人妄想形容解釋『道』是誰?『道』叫什麼名字?恐怕說了也是錯誤連篇!老子這番話一點也沒錯,亞威是自隱的上帝,除非祂向人啟示祂自己,否則凡人無法憑己力去接近探索祂,而祂只將自己的形像顯給少數如摩西的看,只把祂的奧義知識傳予祂點召的以色列先知,其餘約外的眾族自然無緣認識祂!但華人出了個老子與孔子,至少承認『道』是一切生命的源頭,強過老外直說人是猴子變的!哈~~~
至於耶穌基督名叫『萬王之王、萬主之主』,那又是『道成肉身』的另一鐵證了!《舊約聖經》稱亞威天父是『萬主之主』【申十17、詩一百卅六3】,《新約聖經》則稱耶穌基督是『萬主之主』,所以耶穌基督正是亞威天父降世來著的!
- Jul 31 Thu 2008 01:33
論聖名(上)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